每日热点0821

发布时间:

2023/08/21

浏览次数:

523

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3-08-21

 

内容导读

 

热点追踪 2

新冠病毒变异株EG.5形成优势流行 2

高层动向 2

[新华社] 刘国中在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员时强调 牢记医者初心使命 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3

雷海潮在医师节前夕走访慰问时强调——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 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 3

疾控动态 4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4

科研动向 5

研究揭示染色质重塑蛋白DDM1启动异染色质形成的机制 5

科研人员提出机器学习辅助定向进化新方法 7

《细胞》子刊发表关于内源性人体组织再生和修复原创性文章 8

JID:有意思!头发的盘旋方向或许存在一定的遗传学基础 9

武汉大学郭明雄/孙桂鸿团队开发人工载药囊泡纳米平台,突破血脑屏障,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10

Sci Adv:胰岛素样激素对于机体大脑可塑性非常重要 10

CAR-T细胞抗衰老,华西医院赵旭东团队最新研究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 12

以色列发现新冠新变异株!专家酝酿将其命名为Pi” 12

舆情信息 14

享受自在的老年时光 14

各地表彰慰问医务人员 15

对医生在外“察颜观病”,规范是最好的鼓励 16

吉林加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17

天津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 17

广西提高职工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生三孩可享受158天生育津贴 18

运动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还能锻炼吗? 18

果蔬清洗机除菌表现普遍良好 19

瓶装水暴晒后还能喝吗 20

明明已经饱了,为什么还吃得下甜品? 21

今日出伏:三伏光阴过,初秋宇宙新 22

日本政界人士:日首相未就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做出足够努力取得各方理解 23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已有76人出现症状 23

英媒:英国“恶魔护士”谋杀婴儿罪名成立 23

有些蔬菜一洗就掉色? 别担心,也许是宝贵的花青素 24

豆浆、豆奶、豆汁有什么区别? 能替代牛奶吗? 25

便秘?如厕费力?多吃这些就对了 26

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老有所养”上持续用力 28

热点追踪

 

新冠病毒变异株EG.5形成优势流行

2023-08-21    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张磊)819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新冠病毒EG.5变异株相关科普问答》,称我国今年4—6月经历了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的流行,已建立的人群免疫力对同属于奥密克戎XBB亚分支的EG.5变异株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问答》指出,我国监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从4月的0.6%增长至8月的71.6%,目前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形成优势流行,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继续保持此趋势;近期,全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短期内不会发生规模性疫情。

  719日,世界卫生组织将EG.5变异株列为“监测中的变异株”;89日,调整为“关注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89日评估认为,EG.5变异株显示出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的特点,但未发现其致病力明显变化的证据,也未造成全球公共卫生风险明显增加。基于现有证据,EG.5变异株的全球风险等级被评估为低风险。《问答》建议,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规律作息,保持居室整洁,经常开窗通风,科学锻炼身体,保证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建议公众,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和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0821/490390.html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新华社] 刘国中在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员时强调 牢记医者初心使命 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2023-08-19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华社北京819日电 今天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员,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刘国中与一线医务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医疗服务、临床专科建设、中医药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情况。他强调,中国医师节是党和人民给予医务工作者的特殊荣誉和关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牢记医者初心使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刘国中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仁心仁术、至精至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中,临难不避、挺身而出,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要坚守职业信仰,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各地各部门要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宣传先进典型和事迹,完善薪酬待遇制度,推动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尚,协同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新华社 2023819日)

    摘引网址: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308/

返回目录>>

 

雷海潮在医师节前夕走访慰问时强调——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 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

2023-08-21    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杨世嘉)8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雷海潮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望慰问医务人员,并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雷海潮来到医生办公室,与医院管理者和一线医务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医疗服务、学科发展、医疗能力提升等情况。他指出,中国医师节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要以医师节为契机,深入宣传医务人员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抗击新冠疫情中展现出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全社会营造和发展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雷海潮强调,广大医务人员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力量,是社会稳定安全的重要保障者。要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维护安全良好的执业环境,积极支持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医药技术创新发展,不断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0821/490387.html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2023-08-20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2023820日,在北京召开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宣布了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成立。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龚维幂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河北省、天津市、上海市等部分省、直辖市疾控中心,北京预防医学会以及北京朝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相关医疗机构, 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大学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此次大会。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预防控制难度大等特点,特别是新的病原体出现后易引发区域流行或全球大流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安全均造成巨大的危害,也是国内外特大城市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支撑和强化首都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项有力举措,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市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能力。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佑安医院、朝阳医院、胸科医院,以及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昌平实验室等单位相关研究团队,成立并开展相关研究。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研究中心设立1个工作指导委员会、1个专家委员会、1个工作机构和3个实验室平台,其中专家委员会中包括沈洪兵、王辰、王军志、徐建国、高福和王福生等院士在内的23名专家。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研究中心借助在京优质研究资源,针对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关键问题,持续开展快速诊断技术、内生传播规律、关键生物特性、复杂疾病特征、精准预测预警、适宜防治策略、空气消毒净化等相关核心技术研究储备,并密切跟踪、收集全球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进展,为首都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超大城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和政策建议。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在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院士从宏观层面,历史的系统的揭示了呼吸道传染病带给全球的严重威胁,同时讲授了科学精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发表主题为“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主题演讲;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就重大呼吸道疫情防控的思考进行了深入探讨;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从技术创新驱动呼吸道病原学研究的角度讲述了从SARS到新冠呼吸道病原学研究质的飞跃;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舒跃龙分享了禽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和致病机制研究,并对现阶段禽流感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副院长介绍了长新冠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李明锟研究员介绍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和进化的特点。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其他专家也从全球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高度,结合新冠疫情形势,深入阐述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发展方向和科研进展。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的成立寄予期望,相信研究中心定会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开创呼吸道传染病研究的新模式、新局面。

    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摘引网址:https://www.bjcdc.org/cdcmodule/jkdt/bsxw/2023/104878.shtml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研究揭示染色质重塑蛋白DDM1启动异染色质形成的机制

2023-08-21    网络

 

    真核生物异染色质是高度压缩的染色质区域,富集了DNA/组蛋白甲基化等多种转录沉默型表观修饰和特异的组蛋白变体等因子,对维持该区域的基因沉默和基因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染色质重塑蛋白可通过调节核小体上DNA和组蛋白八聚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移动、重排和重组染色质纤维,从而改变染色质的紧密程度和三维结构,影响基因的表达。R-loop是由RNA:DNA杂合链和单链DNA组成的三链核酸结构,在基因组上广泛存在。孙前文实验室前期的全基因组R-loop检测发现大量低峰度的R-loop富集于拟南芥基因组的异染色质区域,但其相应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仍然未知。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孙前文实验室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DM1介导的R-loop解除和H2A.Z排斥促进拟南芥异染色质的形成”(DDM1-mediated R-loop resolution and H2A.Z exclusion facilitates heterochromatin form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4,揭示了拟南芥中染色质重塑蛋白DDM1可通过解除R-loop结构并排除组蛋白变体H2A.Z来启动异染色质形成的机制。该研究中,作者收集了众多影响拟南芥异染色质状态的突变体并进行了全基因组R-loop测序,结果发现染色质重塑蛋白DDM1的突变会引起着丝粒周围区域异染色质R-loop水平显著升高(图1)。

    DDM1SWI/SNF家族蛋白的一员,早在1993年就发现其突变后会导致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但背后的机制仍然未知。通过ChIP-seq结果显示DDM1富集在染色体的着丝粒周围区域,而DDM1的突变会引起该区域的异染色质水平下降以及转录水平升高。有趣的是,转录抑制剂FLA可以显著降低ddm1突变体中R-loop在着丝粒附近的富集,同时部分回补DNA甲基化在ddm1中的缺失(图2)。这些结果说明,DDM1可抑制与转录耦联的R-loop异常积累,从而确保着丝粒附近的DNA甲基化等异染色质状态正常建立。

    DDM1N端和C端都有保守的解旋酶结构域(图3A,并且拟南芥ddm1-1突变体在C端解旋酶保守结构域中发生了C615Y的氨基酸残基突变。体外结果显示,RNA:DNA杂合链可以显著激活DDM1蛋白的ATPase活性,并且体外重组的DDM1蛋白可以RNARNA:DNA杂合链结构中解离,但是突变体蛋白DDM1C615Y的解旋酶活性显著下降(图3)。结合in vivo数据,表明DDM1可以直接清除在异染色质区域瞬时转录产生的R-loop结构,并促进异染色质形成。

    为了深入探索DDM1促进异染色质形成的机制,作者通过结合免疫沉淀-质谱分析寻找DDM1的互作蛋白。结果显示,DDM1可以和多种H2A组蛋白变体互作,其中H2A.WH2A.Z两种变体在基因组上的分布是互斥的(图4AB)。ChIP-seq结果显示,DDM1功能缺失的突变体中,着丝粒区域的H2A.W含量下降,而H2A.Z含量上升(图4C),说明野生型中异染色质区域定位的DDM1阻止了H2A.Z在该区域富集。体外互作结果表明,DDM1可以分别与H2A.W-H2BH2A.Z-H2B二聚体互作(图4D),但是H2A.W-H2B可以抑制DDM1H2A.Z-H2B复合物的形成(图4E),这也解释了在野生型中DDM1可以帮助H2A.W定位在着丝粒周围区域、同时抑制H2A.Z在该区域的富集这一现象。有趣的是,DDM1H2A.W-H2BH2A.Z-H2B均可抑制DDM1的解旋酶活性(图4F),而H2A.W的三突变体h2a.w-3R-loop水平并没有显著升高(图4C),表明DDM1解除R-loop和调控H2A变体定位的这两种功能相互独立。

    由于H2A.Z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由SWR1复合物介导,作者在ddm1背景下对拟南芥SWR1复合物的关键因子ARP6进行敲除,发现ddm1arp6双突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H2A.Z的积累,同时回补ddm1升高的R-loop和降低的DNA甲基化水平(图5)。这些结果说明,DDM1可以抑制H2A.Z在着丝粒周围区域的积累,同时解除由H2A.Z富集带来的转录耦联R-loop,从而促进异染色质的形成。

    最后,作者发现DDM1抑制H2A.Z、解除R-loop的功能与花粉核的形态密切相关。野生型的花粉中,DDM1在精核(SN, sperm nuclei)中富集,而H2A.W也在精核中积累,但H2A.ZR-loop在营养核(VN, vegetative cell nuclei)中富集(图6A-C)。DDM1功能缺失后,H2A.ZR-loop信号可以扩散到精核中(图6BC),但H2A.W在精核中的聚集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图6A)。同时,ddm1突变体中异常富集的H2A.ZR-loop伴随着花粉精核变大、空洞的形成(图6D)。

    综上所述,本项研究揭示了拟南芥的一种染色质重塑蛋白DDM1的主要功能是排斥异染色质区域的H2A.Z积累并解除R-loop,从而启动异染色质的形成,阐明DDM1维持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分子新机制和生物学新功能。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d80e8771263.html

返回目录>>

 

科研人员提出机器学习辅助定向进化新方法

2023-08-21    上海药物所

 

    研究从蛋白质热稳定性、上位性效应和序列保守性等多个方面,探讨了适应度图景的共同机制。蛋白质发挥功能的基础是能够折叠和维持稳定的三维结构。

    定向进化是模拟自然进化机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创造大量的突变基因文库,采用灵敏的定向筛选策略,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或改良特性的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一种方法。定向进化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子改造和优化,被认为是生产具有改良或全新特性的蛋白质的高效方法,对于酶工程、多肽和大分子药物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定向进化实验流程包括筛选测试大量突变序列的功能,将得到的最优序列作为亲本序列进行下一轮的突变和筛选,实行多轮突变筛选以得到功能优化的蛋白序列。然而,传统的定向进化方式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且实验所得的突变序列空间受限。

    近年来,机器学习辅助定向进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实验筛选过程,可以显著减少实验筛选负担、提高筛选效率。机器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建立模型学习目标蛋白的序列突变体-功能的函数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被称为蛋白质适应度图景(protein fitness landscape),其中适应度(fitness)是一个抽象概念,可定量刻画特定蛋白质序列具有的某种生物学功能(如蛋白的热稳定性、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强弱、催化特定酶促反应的效率等)。由于蛋白质功能不同,适应度图景本身的内涵各不相同。此外,蛋白质突变效应数据难以获得、实验费时费力、蛋白质适应度图景较为复杂。因此,如何使用有限的实验数据学习蛋白质适应度图景以指导定向进化实验成为难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课题组、廖苍松课题组,提出了新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GVP-MSA。该模型基于已有的不同类型的蛋白质适应度图景,通过迁移学习的方式构建新的目标蛋白的适应度图景。81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Learning protein fitness landscapes with deep mutational scannin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为题,在线发表在《细胞系统》(Cell Systems)上。

    研究从蛋白质热稳定性、上位性效应和序列保守性等多个方面,探讨了适应度图景的共同机制。蛋白质发挥功能的基础是能够折叠和维持稳定的三维结构。研究对不同蛋白的计算结果发现,突变导致适应度的变化和热稳定性变化的数值上有相关性。上位性效应在不同蛋白的适应度图景中也隐含有相似机制。上位性效应表示残基在蛋白质中存在相互作用,导致多点突变效应并不等于其组成的单点突变效应的加和。研究发现,在不同蛋白适应度图景中,具有正向上位效应的双点突变的两个氨基酸的位置在三维结构上更加接近。此外,突变效应与同源序列的隐含分布之间的关系具有共性。这些共性是适应度图景迁移学习的基础(图1)。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GVP-MSA,利用预训练的蛋白质语言模型处理目标蛋白的同源序列比对(MSA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信息,利用E-(3)等变图神经网络提取蛋白质三维结构信息,使用多任务学习的方式有效地学习整合不同维度、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数据,从而泛化到新的目标蛋白体系。

此外,该团队设计了多种测试场景:单点突变效应的随机和按位置外推、对新蛋白质突变效应的零样本预测以及由单点突变效应预测多点突变效应。这些场景模拟了在定向进化实验中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GVP-MSA在这三种测试情景中均有良好的表现,验证了适应度图景迁移学习的有效性。该工作为机器学习辅助定向进化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更加高效地探索蛋白质序列突变空间、快速设计具有改良或全新特性的蛋白质序列。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临港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上海药物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团队联合研究项目的支持。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8603e8771102.html

返回目录>>

 

《细胞》子刊发表关于内源性人体组织再生和修复原创性文章

2023-08-19    网络

 

    近日,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李青峰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子刊—《细胞报道医学》

近日,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李青峰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子刊—《细胞报道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了文章《内源性生物工程化人体组织再生和修复》(《Bioengineered human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using endogenous environment》),原创性提出了空间诱导再生(Space induced regeneration, SIR)这一新概念,发现人体骨膜组织具有空间诱导定向定型生成骨软骨结构性组织、器官的能力。

    研究组既往已在动物模型中验证了该再生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而,该研究以指关节和耳廓重建为例,首次在人体内不使用任何外源细胞、生物支架及细胞因子的前提下,完全利用人体自身的组织再生能力,新生出无免疫排斥的自体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性结构,并成功用于病人缺损部位的修复。传统的组织工程技术对组织、器官构建需要加入种子细胞、细胞支架以及生长因子三要素,并且涉及体外培养的过程,其中存在着生物安全性以及伦理方面的核心问题。而在本研究中,整个再生过程中无任何体外培养过程,均为自体再生组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符合伦理要求,解决了目前组织、器官构建与再生的核心难题。该研究也为其他组织的再生,特别是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器官再造提供了可能性,对再生医学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文章通讯作者为李青峰、澳门科技大学张康以及美国拉希医疗中心Lifei Guo。第一作者魏皎、黄如林等。该研究将3D打印的特定关节形状的“Chamber(再生模型)”植入体内,利用空间诱导再生机制,在人体内精准地再生出与缺损的掌指关节形态及功能相匹配的关节头,并将再生关节头移植于病人的关节缺损部位进行个性化的自体组织修复。

    研究组随后将该修复策略用于治疗5例单侧小耳畸形患者,验证了该方法也可以用于重建解剖学上精确形状的外耳软骨结构,并进一步实现了耳廓再造。经过远期随访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研究组构建相应动物模型,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单细胞检测技术探索了该空间诱导再生过程的分子机制,获得了空间诱导再生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PI3K/AKT等),呈现了特定的CXCL8分子表达和细胞群变化。为空间诱导组织、器官再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969e874267f.html

返回目录>>

 

JID:有意思!头发的盘旋方向或许存在一定的遗传学基础

2023-08-21    生物谷原创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上题为“GWASs Identify 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Human Scalp Hair Whorl Direc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首次对人类头皮的头发旋转方向进行了基因图谱研究,结果发现,头发的旋转方向不仅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而且还受到了多种基因的影响,文章中他们揭示了四个关联性的遗传突变或会影响头发的盘旋方向。

    发漩(hair whorl)是一种围绕着毛囊方向的特定点生长的一撮头发,作为一种非常容易被观察的人类头发特征,头发的螺旋生长方式通常是由盘旋数(单一或双旋)和盘旋方向(比如顺时针、逆时针或扩散等)来定义;由于研究人员在神经发育异常的患者中观察到了非典型的旋转模式,因此理解这种旋转模式背后的遗传基础或许能帮助揭开其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文章中,研究人员首先对来自全国人群身体特征调查队列中的2149名中国人进行分析,对其头皮头发旋转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随后对来自泰州纵向研究队列中的1950名中国人进行了重复研究。研究者Sijia Wang博士解释道,我们对我们为什么长这样知之甚少,于是我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有趣的外貌特征背后的基因,包括指纹图案、眉毛厚度、耳垂形状和头发的卷曲程度。

    头发的盘旋方向或许存在一定的遗传学基础。

    结果表明,头发卷曲是研究人员非常好奇研究的特征之一,而当下流行的观点认为,头发的旋转方向是由一个单一基因所控制的,且能表现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然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头发的旋转方向是由多个基因的累积效应所影响,这就表明其背后或许存在着多基因的遗传性机制。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四个相关的遗传变异,包括7p21.35q33.27q3314q32.13,这些遗传突变很有可能会通过调节毛囊的细胞极性来影响头发的盘旋方向,同时颅内神经管的闭合和生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研究者表示,尽管此前的研究提出了头发盘旋模式和异常的神经发育之间关联的假设,但他们并未发现头发盘旋方向和行为、认知或神经性表型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性关联,尽管我们对为什么表现为这样知之甚少,但我们相信好奇心最终能驱使我们找到相应的答案。(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Junyu Luo,He Huang,Hui Qiaoet al. GWASs Identify 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Human Scalp Hair Whorl Direction,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23), doi:10.1016/j.jid.2023.04.008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1a31e86635de.html

返回目录>>

 

武汉大学郭明雄/孙桂鸿团队开发人工载药囊泡纳米平台,突破血脑屏障,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2023-08-21    生物世界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明雄教授和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孙桂鸿教授团队合作,在 Advanced Materials 期刊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rtificial Drug-carrying Vesicles Nanoplatform for Enhanced Specifically Targeted Therapy of Glioblastoma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工程化人工囊泡,解决了天然外泌体产量低以及无特异靶向性的问题,作为一种纳米载药平台,能够携带阿霉素(DOX)突破血脑屏障,到达脑胶质瘤区域,发挥抗肿瘤作用,且副作用较低。

    研究团队利用脂质体挤出器获得了一种ANG肽修饰的工程化囊泡——ANG-TRP-PK1@EAVsANG肽为脑胶质瘤细胞膜上高表达LRP1蛋白的配体。该工作解决了天然外泌体产量低及无特异靶向性的问题,同时这种工程化囊泡具备天然外泌体无细胞毒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可以穿过血脑屏障等优点。

    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这种人工修饰的工程化囊泡(ANG-TRP-PK1@EAVs)是一种高效药物递送载体,可以携带阿霉素(DOX)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胶质瘤区域,发挥抗肿瘤作用,且副作用较低。该研究为靶向脑胶质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该工程化囊泡可以插入不同靶向配体,有效包装不同药物,用于其他肿瘤治疗。这也为靶向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递送工具。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嘉琪、科研助理孙宇婷和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曾宪煌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明雄教授和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孙桂鸿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阳和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周颖博士、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超智、以及纽伦捷生物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刘月光博士也参与了部分工作。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1813e8771725.html

返回目录>>

 

Sci Adv:胰岛素样激素对于机体大脑可塑性非常重要

2023-08-21     生物谷原创

 

    胰岛素肽类超家族(insulin superfamily of peptides)对于机体的平衡、神经元可塑性、学习和记忆能力至关重要。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Local autocrine plasticity signaling in single dendritic spines by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普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机体大脑可塑性的新型分子机制。

    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内的胰岛素激素超家族(insulin superfamily of hormones)不仅在调节机体血糖、代谢和生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机体健康的大脑发育和功能(学习和记忆)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激素能从肝脏通过血液进入大脑,且能在大脑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被直接合成,其能与包括IGF1受体等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调节神经元生长和活性的信号,而这种信号通路的破坏往往参与到了机体认知功能的下降和诸如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过程中。

    为了理解IGF1IGF2促进大脑健康的分子机制,科学家们调查了海马体中这种信号通路的激活机制,海马体是对于机体学习和记忆非常重要的大脑区域,具体而言,研究人员想深入研究是否IGF信号在突触可塑性过程中保持活跃,而突触可塑性是在机体记忆形成过程中加强神经元之间连接并保护机体抵御认知功能下降的细胞过程。

    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特殊的生物传感器,其能检测到IGF1受体何时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促使他们能够度参与突触可塑性过程的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行可视化分析,当突触处于可塑性状态下时,研究人员就能观察到IGF1受体在加强突触和附近突触的过程中被强烈激活,这种受体激活对于突触的生长和可塑性期间的加强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激活这种受体的IGF从何而来。文章中,研究者Xun Tu等人描述了如何能在可塑性期间更好地对受体激活进行可视化分析,实际上,IGF受体的激活位于处于可塑性的突触附近,这就表明,IGF1IGF2或许是在海马体的神经元中产生并且在可塑性期间进行局部释放的。

    胰岛素样激素对于机体大脑可塑性非常重要。

    为了探索这一假设,研究人员检测了是否IGF1IGF2能在海马体的神经元中产生并被释放,有意思的是,研究者发现了IGF1IGF2产生过程中所存在的区域特异性差异,海马体中一组名为CA1的神经元能产生IGF1,而名为CA3的神经元则能产生IGF2;当CA1CA3神经元能以一种模仿突触可塑性的方式被激活时,IGF就会被释放。重要的是,当科学家们阻断神经元产生IGF的能力时,IGF1受体在可塑性和突触生长以及增强过程中的激活就会被阻断。

    研究者Ryohei Yasuda博士说道,这项研究揭示了神经元中一种局部的自分泌机制对于大脑可塑性非常重要,当突触经历可塑性时,IGF就会被局部释放从而激活相同神经元中的IGF1受体,而阻断这一机制或许就会损伤可塑性,这就强调了该机制在维持机体认知功能健康方面的关键作用。对这一机制的发现揭示了大脑中的记忆是如何被编码的,并强调了进一步研究大脑中胰岛素激素超家族的重要性;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理解IGF激素促进大脑可塑性的机制或能帮助深入阐明是否靶向作用这种信号通路就能预防机体的认知功能下降并帮助抵御诸如阿尔兹海默病等人类疾病。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IGF1IGF2在海马体可塑性上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角色,以及椎体神经元(pyramidal neurons)中IGF肽类合成和自分泌信号所介导的可塑性机制。(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XUN TU,ANANT JAIN,PAULA PARRA BUENO, et al. Local autocrine plasticity signaling in single dendritic spines by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Science Advances (2023). DOI: 10.1126/sciadv.adg0666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8e9ee85539a2.html

返回目录>>

 

CAR-T细胞抗衰老,华西医院赵旭东团队最新研究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

2023-08-21    生物世界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NKG2D-CAR-T细胞疗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且有选择性的抗衰老疗法,用于治疗衰老和由衰老驱动的年龄相关疾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旭东团队联合明尼苏达大学邓义斌教授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NKG2D-CAR T cells eliminate senescent cells in aged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还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

    该研究发现,NKG2D配体(NKG2DL)在体外衰老细胞中上调,也在衰老小鼠和衰老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各种组织中上调。研究团队据此开发了NKG2D-CAR-T细胞疗法,能够在体外细胞、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选择性靶向表达NKG2DL的衰老细胞。

    因此,NKG2D-CAR-T细胞疗法可作为一种有效且有选择性的抗衰老疗法,用于治疗衰老和由衰老驱动的年龄相关疾病。

    NKG2D是一类表达于NK细胞、CD8+T细胞、部分CD4+T细胞、γδ T细胞等的一类分子,其配体(NKG2DL)包括MICAMICBULBP1-6等。之前的研究显示,NKG2DL是一个极具潜力的CAR-TCAR-NK细胞疗法新靶点,目前已有多款靶向NKG2DLCAR-TCAR-NK细胞疗法进入临床试验中。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NKG2D配体(NKG2DL)在体外衰老细胞中上调,也在衰老小鼠和衰老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各种组织中上调。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开发了靶向人NKG2DLNKG2D-CAR-T细胞疗法,并证明了该细胞疗法能够在体外选择性且有效减少由致癌应激、复制应激、DNA损伤或P16INK4a过表达诱导的人类细胞衰老。

    接下来,研究团队在小鼠模型中证实,NKG2D-CAR-T细胞疗法能够靶向衰老细胞,减轻辐照小鼠和衰老小鼠的多种衰老相关病理,并改善其身体机能。进一步的,携带人NKG2D CAR的自体T细胞,有效地清除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自然发生的衰老细胞,而且没有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NKG2D-CAR-T细胞疗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且有选择性的抗衰老疗法,用于治疗衰老和由衰老驱动的年龄相关疾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旭东研究员、明尼苏达大学邓义斌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东博士、孙彬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75e3e877145f.html

返回目录>>

 

以色列发现新冠新变异株!专家酝酿将其命名为Pi

2023-08-21    科技日报

 

813日,以色列卫生部病原体变异和进化实验室首席研究员谢伊·弗莱森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该国实验室检测到一个“狂野”的新冠病毒样本,测序结果已经上传到国际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库。随后几天,丹麦、美国、英国的研究人员先后检测到几乎相同的病毒样本。此时,弗莱森感到,他们发现的是一个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而且有可能就是新冠病毒的新一代变异株——“Pi”。

不过,由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还未将该变异株认定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按照新冠病毒的命名规则,它还不能被称作“Pi”,而是被暂时命名为奥密克戎BA.2.86

四国出现社区传播

目前,全球共检测出6例感染BA.2.86变异株的病例, 分布在以色列、丹麦、美国、英国四国,其中丹麦有3个病例,各国病例之间没有传染链上的联系。

谢伊·弗莱森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尽管已经发现的病例数较少,但其分布在三个大洲的四个国家,且均已经开始社区传播。 同时,这些病例均在8月初出现,时间接近,这种地理分布和快速出现值得密切监测和调查。此外,这些样本之间的基因组非常接近,表明BA.2.86变异株出现的时间很短,可能不超过24周,但其已经在多个国家引起社区传播,因此推断该变异株可能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

818日,英国卫生安全局发布对BA.2.86的初步评估,其观点与谢伊·弗莱森接近,其评估认为,尽管现有样本数量较少,但在仍在进行基因监测的多个国家、在没有旅行史的个体中迅速出现该变异株,表明已存在国际传播。世界各地的样本序列非常类似,可能表明其出现相对较新,且增长迅速。英国病例没有旅行史,表明英境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社区传播,需要12周对英国的传播情况进行更完整地评估。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取消病毒检测、测序等政策,放松病例报告等制度,大大加大了发现、监测和研究新变异株的难度。

突变数量创造纪录

BA.2.86,顾名思义,是从奥密克戎BA.2变异株进化而来。但与之前变异株不同的是,它的突变数量创造了纪录。

据美国弗雷德·哈奇癌症中心计算生物学专家杰西·布鲁姆等学者统计,在决定病毒侵犯人体细胞效率和抗原特性的刺突蛋白基因区内,BA.2.86变异株相比BA.233处变异,相比去年年底横扫美国的奥密克戎XBB.1.535处突变,相比目前正在形成优势流行的奥密克戎EG.524处突变, 相比2019年底的最早发现的变异株有57处突变。

17日,由于其携带大量突变,WHOBA.2.86列入“正在监测的变异株”,称“需要更多数据来了解这种新冠变异株及其传播程度”。

可能具备突出的逃逸能力

英国卫生安全局的评估指出,BA.2.86具有大量突变,与BA.2和当前流行的XBB衍生变异株有很大不同。 尽管无法准确预测大量突变的综合效应,但已经有足够的信息可以预期BA.2.86变异株的抗原特征将发生显著变化。

杰西·布鲁姆研究指出,在BA.2.86相比BA.233处变异中,有17处变异可能导致抗体逃逸,在相比XBB.1.535处变异中,有13处变异可能导致抗体逃逸。BA.2.86的许多突变可以改变抗原特征,表明其是在较强抗体的选择下进化而来。

因此,尽管目前无法完全证实,但BA.2.86具有突出的免疫逃逸潜力。

专家酝酿以Pi”命名

目前,社交媒体上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追踪专家们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暂时将BA.2.86变异株称作“Pirola”——一个小行星的名字。原因是如果WHOBA.2.86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按照相关命名规则,“Omicron(奥密克戎)”的下一个字母将为 “Pi”,如果跳过Pi就是Rho,而“Pirola”发音恰好为“Pi-Rho-La”。

据悉,提出这一命名的人是全球最早就奥密克戎变异株发出警告的学者之一、美国著名传染病建模专家威兰德,其解释称,BA.2.86变异株绝对应该被“独特对待”,这不是一个适度的演变,它与奥密克戎的区别太大了,因此他才提出用“Pirola”命名它,如果它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就可以改名为“Pi”或“Rho”。

BA.2.86变异株的发现之一、谢伊·弗莱森也在社交媒体表示,尽管BA.2.86BA.2进化而来,但它已经不属于奥密克戎,它与BA.2的差别就像BA.2与最先发现新冠变异株的差别。如果在未来一周,能在全球十个国家找到20个病例,他建议将其命名为“Pi”变异株。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EDClxwA69A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享受自在的老年时光

2023-08-21    光明日报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强养老服务保障,让老年人度过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是关系亿万家庭幸福的“国之大者”。

   此次采访所至之处,颐养之家里的老人们多乐观开朗、思维敏捷。握住他们的手,感到温暖有力。许多老人露出质朴而会心的笑容,情绪马上感染周遭所有人——

   82岁的邹月英,是新余市仙女湖区观巢镇洋潭村委邹家村的一位热爱生活、和蔼可亲、积极向上的老人,自2017年起已经在颐养之家用餐快5年了。邹月英老人对其他“入家”老人非常照顾和关心,喜欢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颐养之家的其他老人和工作人员对她连连称赞。邹月英老人说:“在晚年能有这样爽朗、开心的生活,这跟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

   85岁的盛绍羊,是首批入住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白沙村颐养之家的老人,他的两个儿子因意外相继去世,老伴儿也在今年年初离他而去,好在有颐养之家这个大家庭,大家像亲人一样生活在一起,让老人的精神终于得到了慰藉。老人的一席话让人动容:“我住在这里很踏实,这就是我的养老之家。”

   这样的老人,在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解决养老服务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推进养老服务城乡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和医养融合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是这里正在发生的故事,背后亦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在晚年寻找安稳和幸福的个体。

   诚然,构建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从人力供给、消费结构、产业发展到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都面临不少挑战。养老信息化如何布局?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如何建设?社会专业力量如何更好参与?……桩桩件件,都是实打实的考验。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新余市在养老服务中大胆探索与实践。小到一日三餐、生活照护,大到情感慰藉、文化娱乐,政府部门、基层社区、社会力量的共同发力,托起了这里最美的“夕阳红”。

    今天,我们将如何更好地度过老年时光?或许,从这里能获得一些启示。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1/c14739-40060320.html

返回目录>>

 

各地表彰慰问医务人员

2023-08-21    健康报

 

  本报讯 近日,各地通过开展表彰、慰问、调研等活动,迎接第六个中国医师节的到来。

  河南 81718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开展庆祝第六个中国医师节调研慰问活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班子成员深入医疗卫生机构,向临床一线的医师们致以节日问候,并勉励他们勇担健康使命,践行职业精神,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健康河南建设中再建新功。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和产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日间手术中心和医学影像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省卫生应急作业指挥中心建设工地,进行调研慰问,与医师代表座谈。针对代表们对疾控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黄红霞说,全省疾控工作者要把握机构改革特别是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的契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能力拓展业务范围,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甘肃 817日,甘肃省庆祝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活动在甘肃省中心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举行。活动对优秀医师团队、优秀医师进行表彰。会上,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徐强宣读了甘肃省委、省政府“致全省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张浩表示,要继续深化主题教育,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聚焦影响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的突出问题,办实事、解民忧,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大力宣传和报道先进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事迹和杰出贡献,全方位展示广大医务工作者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的良好形象,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广大医师要切实当好精湛医术的引领者、医学精粹的传承者、人民健康的护佑者,为建设健康甘肃、保障人民健康再立新功。

  上海 818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的2023“上海好医生”寻找推选活动揭晓结果。此次活动推选出20“上海好医生”和9位提名奖获得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表示,全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按照“顶天、立地、强腰”的总要求,参与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守护人民健康福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医务人员工作条件、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加强医务人员人文关怀、创造医务人员安全执业环境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切实保障医务工作者权益和身心健康。

  宁夏 8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自治区文明办开展2022—2023年度“宁夏好医生”“宁夏好护士”宣传发布活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王佐正等10位医生、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苏建军等10位护士分别当选2022—2023年度“宁夏好医生”“宁夏好护士”。活动通过人物展板、主题曲MV、微纪录片、现场采访、文艺表演等形式,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宁夏好医生”“宁夏好护士”的风采。活动最后发布了由宁夏卫生健康委打造的“宁夏好医生”“宁夏好护士”主题曲《“医”路有你》。

  天津 818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文明办、总工会联合举办第七届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好护士、好医院”和第十三届“十佳医务工作者”暨卫生健康行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总结大会。本次活动评选出第十三届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10人,第七届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60人、“好护士”60人、“好医院”10所,第七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活动技术能手68人、优胜者67人、优秀组织奖15家单位。医务工作者还自编自演了朗诵、歌舞等精彩节目,展现出了生命至上、医者仁心、勇攀高峰、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

  福建 819日,由福建省卫生健康委指导,福建省医师协会、福建省医学会联合主办,福建省肿瘤医院承办的2023年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大会在福州市召开。大会为2022年福建医学科技奖”和“福建省2023年重症救治技能竞赛”获奖者颁奖。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杨闽红表示,建设健康福建迫切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付出更多努力、展示更大作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医务工作者要守好初心匠心仁心,当好人民的健康卫士。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0821/490385.html

返回目录>>

 

对医生在外“察颜观病”,规范是最好的鼓励

2023-08-21    北京青年报

 

  日前,浙江绍兴一名女子在面馆吃饭,一名陌生男子过来搭话称“你脑子里面可能长了肿瘤”。这名男子是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赵明,他凭经验判断该女子患有糖尿病且脑子长了肿瘤,嘱咐她“假如相信我的话,我就给你留下电话号码,你来找我给你检查一下”。很多网友们看到此事非常感动,纷纷留言“好医生!”“这样做太难得了!”“这样的医生多一点可好?

  赵医生之所以能够“察颜观病”,是因为他所诊断的疾病具有“嘴唇鼻子特别肥厚,额骨特别突出,手指特别粗大”等特殊面容和明显外在表现。具有特殊面容和明显外在表现的疾病还有很多,比如对于先天愚型患者的特殊面容,医生很容易辨别;肝病患者的皮肤干燥、粗糙,没有光泽,皮肤弹性极差,甚至会出现古铜色面容,有时黄疸、肝掌、蜘蛛痣等症状也很明显,作为有经验的医生,不难就此作出判断。

  也正因此,医生在医院之外的公共场所,通过望诊和简单的检查,成功地发现当事人所患较重疾病,已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202110月,华西医学院的几名女学生在外就餐时,发现火锅店老板有特殊面容,怀疑其患病,于是塞给他一张小纸条,提醒他关心身体并到医院检查。此事在当时引发全网关注,网友纷纷为几位“小姐姐”点赞。这些事例说明,民众对于医生的这种特殊诊疗方式,是十分欢迎和赞赏的。

  医生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尤其擅长诊断其专业内的一些疾病,并利用特殊面容等表面信息,帮助民众诊疗疾病或提出诊疗建议。由于这种做法能够尽早发现疾病,并且投入少,也便于推广,因此可将之当成一种可贵的医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也要看到,即使医生在外发现或高度怀疑一个人患有某种疾病,或许也不愿意将之告诉对方并提出建议。这是因为,假如碰到不好打交道的人,可能将医生的提醒当作挑衅,进而用“你才有病”等语言来回应。并且,医生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一旦如此,就可能招致对方的责备,甚至要求赔偿相关损失。也就是说,医生选择缄口不言,主要是求自保、怕惹事。

  与路边急救相比,医生这样诊病虽然不算紧急,但给患者带来的好处以及医生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等,均有过而无不及。路边急救有“好人法”等作为保障,但医生“察颜观病”却没有相似的制度保障。这位医生的善行值得鼓励,但若想将个人之善上升为群体之善,就得消除规则与制度盲点。

  如何看待医生在外“察颜观病”,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新话题。因为能够惠及患者或让诊疗变得快捷的任何行为都值得鼓励,在开发医疗资源方面,也要“不以事小而不为”。规范是最好的鼓励,细化规则,出台免责条款等,才能让医生敢于如此而为,又知道该怎么规范行事,进而将这种特殊的诊疗普遍化,并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1/c14739-40060325.html

返回目录>>

 

吉林加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2023-08-21    健康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杨萍 记者刘也良)近日,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做好洪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地做好洪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受灾地区灾后无大疫。

  该委组织省疾控中心专家开展全省洪涝灾害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视频培训,从洪涝灾害临时安置点卫生、饮水卫生保障、环境卫生清理等10个方面,对各市县农业农村局、民政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参与防汛抗灾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基层应对洪涝灾害卫生防疫能力。该委组织省疾控中心等单位对受灾地区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分析评估,指导各地做好预防传染病等工作;要求受灾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临时医疗点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并做好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皮肤病等常用药品的储备工作。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0821/490386.html

返回目录>>

 

天津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

2023-08-2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天津820日电  (记者武少民)近日,由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承办的天津市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举行。

  天津市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专家委员会成员包括张伯礼、石学敏、刘昌孝3位院士,汇集了天津市78名中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目前该委员会已设立药学分析、药品处理、药品检验、临床医学、智能制造、政策研究6个工作组,将从“把脉定向”“政策咨询”“科学研究”“产业促进”四大方面发挥专家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专家委员会是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充分发扬天津中医药产业深厚底蕴和人才优势,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而建立的。它的成立标志着天津市的中药监管科学体系、中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出新的步伐。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1/c14739-40060251.html

返回目录>>

 

广西提高职工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生三孩可享受158天生育津贴

2023-08-2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南宁820日电  (记者庞革平)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统一规范广西职工生育保险政策,进一步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办法》延长了生育津贴支付期限,对参保女职工在享受产假或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享受生育津贴进行了明确:生育一孩、二孩的,生育津贴支付期限在国家法定产假98天的基础上延长30天达到128天;生育三孩的,再延长30天达到158天。

  《办法》删除了“违反国家和自治区计划生育规定生育或者实施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治疗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等的医疗费用”等条款,在遵守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大前提下,取消了部分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限制性条件,提高政策包容性,推动发挥生育保险对支持适度生育的基础性、长期性制度保障功能。

  《办法》对生育医疗费用实施分类保障进行了规定:第一,提高了生育医疗费用的限额支付标准。如单胎顺产和难产在原北部湾经济区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上分别提高了1500元,达到了4500元和5500元。第二,新增了门诊产前检查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即女职工怀孕后在门诊产检发生的符合生育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周期内统筹基金按70%比例报销,不设起付线,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500元。第三,诊治产科等并发症的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可以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1/c14739-40060253.html

返回目录>>

 

运动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还能锻炼吗?

2023-08-21    新京报

 

    “运动性高血压”患者即使当下没有检查出问题,也应将其当作“警告信号”,关注心血管健康,定期前往医院检查。

立秋过后,西安的刘女士每天跑步锻炼身体,她发现一运动血压就很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前往医院咨询,医生称之为运动性高血压。

“运动确实会导致血压反应性升高,主要表现在运动过程中或刚刚结束时,这是正常现象。”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介绍,如果运动后长时间高血压,数值超出正常反应性升高的生理范围,有时候伴随头晕、头痛和心慌,测量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律不齐等,那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运动性高血压”。

汪芳表示,运动性高血压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概念,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国际共识。一般来说,运动时血压过高(即男性收缩压≥210mm Hg、女性收缩压≥190mm Hg;男性/女性舒张压≥110mm Hg),就可以看作运动性高血压。

“以前运动引起血压升高似乎‘天经地义’,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运动性高血压可能与靶器官损伤有关,还在一定程度上预示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汪芳提醒,“运动性高血压”患者即使当下没有检查出问题,也应将其当作“警告信号”,关注心血管健康,定期前往医院检查。

据不完全统计,即便健康人群或血压正常的人群,依然有18.1%-35.1%的运动性高血压发生率。也就是说,无论静息血压水平是否在非高血压范围内(<140/90mm Hg)或是否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都可能发生运动性高血压。而男性血压正常高值、男性1级高血压、中年人群、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运动性高血压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亢进、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代谢异常、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汪芳建议从多个层面进行预防: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上坚持低盐、低脂、低糖,多吃瓜果蔬菜,戒烟少酒,保持良好的睡眠;适当参加有氧运动,强度不要太高,循序渐进;重体力劳动者、经常参加高强度运动的人,可以前往医院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此评估是否可能会有运动性高血压。

“一旦确诊运动性高血压,人们应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应服用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汪芳表示,确诊运动性高血压不意味着从此与运动无缘,但是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运动处方”来锻炼。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ICLGGMHN00388052.html

返回目录>>

 

果蔬清洗机除菌表现普遍良好

2023-08-20   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王薇)近年来,果蔬清洗机成为消费者的小厨电新宠,近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消协组织开展了果蔬清洗机比较试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全部15个样本的除菌效果表现均良好,但多个样本在说明书或宣传中对降解农残表述不当。

  本次比较试验样本以消费者的身份从京东商城、天猫商城、唯品会、拼多多、苏宁易购等5家电商平台随机购样13个,从石家庄北国商城购样2个。购买价格从123元到807元不等。依据相关标准主要对运转、输入功率和电流、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水中消菌效果、续航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检测。

  经试验,在除菌效果方面,本次比较试验的15个样本的表现均良好。数据显示,15个样本中,有13个样本菌落总数去除率达到99.99%,标称“小熊”牌SJQ-B09F5型号果蔬清洗机、标称“大宇”牌QX3型号果蔬清洗机等2个样本菌落总数去除率达到99.97%,除菌效果良好。经试验,本次比较试验的15个样本,电气安全性能全部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符合率为100%。运转和续航能力两项功能性能力均符合标准要求。

  比较试验还对15个样本的产品说明书、广宣资料、质量检测报告进行了查验。发现多个样本对降解农残表述不当。依照农业农村部《禁限用农药名录》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以及部分范围禁止使用农药不得用于水果、蔬菜生产。例如,敌敌畏、乐果、三唑磷等。但不少企业仍有去除上述农药残留的表述,以宣传产品的清洗效果。本次比较试验的15个样本中,有利仁、根元、生活元素、东菱、小熊、海尔、欧瑞氏、松下、美的、荣事达、摩飞、大宇、蓝宝等13个样本的产品说明书、广告宣传资料或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分别有去除敌敌畏、乐果、三唑磷等高毒或限用农药的表述。

  针对本次比较试验结果,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果蔬清洗机及清洗果蔬产品时,不要盲目轻信超出科技范畴的宣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消费者无须“谈药色变”,国家对农药的使用也有明确、严格的标准,正规渠道下购买的蔬果中农残留一般不会超标。消费者使用果蔬清洗机清洗后,可用流水冲洗食材30秒左右,去除清洗后表面残留的水污,提高清洁度。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0/c14739-40059969.html

返回目录>>

 

瓶装水暴晒后还能喝吗

2023-08-20    经济日报

 

  目前常用的软饮料瓶结构稳定,即便夏季高温使得瓶子出现轻微变软情况,也不会导致瓶体结构出现变化。有实验表明,高温环境下测试的3款常见品牌的矿泉水均未检测出有害物质,矿泉水的状态、色度、滋味、气味等也没有产生变化。

  很多人平时习惯在车上准备几瓶矿泉水或者饮料,便于口渴时取用。但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在光照和高温状态下,有的瓶体可能出现变软的情况,不少人担忧是否会渗出有害物质。

  记者注意到,网上也有类似的传言,称被暴晒的矿泉水有毒。由于瓶体材质中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高温会让其与其他化学成分释放出来,渗透进入水中。

  事实到底如何,暴晒后的瓶装水还安全吗?对此,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主任钟怀宁表示,目前市场中70%左右的软饮料瓶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该材质结构稳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在67摄氏度至81摄氏度之间,熔点在260摄氏度左右,即便夏季车内高温使得瓶子出现轻微变软情况,也不会导致瓶体结构出现变化。

  对于传言中有关双酚A的危害,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一次性使用的矿泉水瓶、饮料瓶根本不需要使用双酚A。另外,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双酚A有基因毒性或致癌性。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认为,双酚A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05毫克。美国相关机构亦进行了资料回顾和审查,他们认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双酚A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损害,大家不需要过于担心。

  上海市消保委不久前也针对暴晒矿泉水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情况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高温环境下测试的3款常见品牌的矿泉水均未检测出有害物质,矿泉水的状态、色度、滋味、气味等也没有产生变化。

  记者还注意到,消费者日常购买的瓶装食品底部,多数情况会标注不同的数字编号。据资料显示,该编号为国际通用的塑料分类,其中1号数字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PET),常用于矿泉水、饮料等产品的包装;2号数字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可用于生产塑料瓶、耐腐蚀管道、土工膜和塑料木材;3号数字为聚氯乙烯(PVC),常用于一般塑料管道的制作;4号数字为低密度聚乙烯 (LDPE),可用于食品保鲜袋等的制造;5号数字为聚丙烯(PP),由于其耐热的特征,可用于制作放进微波炉中加热的器具;6号数字为聚苯乙烯(PS),可用于制作快餐盒、奶茶的杯盖等;7号数字为聚碳酸酯(PC)和其他类塑料,一般用于制作水杯、奶瓶、行李箱等。

  “日常生活中,大家使用塑料制品,最好提前了解产品特点和注意事项,如使用微波加热食物,需要注意可用于加热的塑料种类和时间。”阮光锋建议。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0/c14739-40059957.html

返回目录>>

 

明明已经饱了,为什么还吃得下甜品?

2023-08-21    北京青年报

 

    当你刚刚在一家餐馆吃完一顿丰盛的饭菜,撑得都有点不舒服了,连裤子好像都变得更紧了,简直没法再多吃一口,这时候,放着甜点的托盘从你身边经过,你的饥饿感又神奇地回来了。仿佛我们还有另一个胃,专门装饭后的甜食。

  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儿科教授兼布法罗大学雅各布斯医学与生物医学科学学院行为医学系主任莱恩·爱泼斯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时,人们不再继续吃饭并不是因为他们饱了,而是因为他们厌倦了这些食物,感觉已经吃够了。在知道了面前这些食物的具体味道之后,它们很难产生更多的味觉刺激。但是,如果你在食物中加入新的味道、气味甚至质地,就会很容易让人们克服‘哦,我饱了’的感觉。”

  这种现象被称为“感官特异性饱腹感”,这是指一个人重复食用某种食物时,他对这种食物的兴趣就会下降,然后感受到饱腹感,这时新的食物种类就可能变得更有吸引力。例如,在2011年爱泼斯坦开展的实验中,32名女性被分为两组,一组在一周内连续5天每天都吃奶酪通心粉,另一组在五周内每周只吃一次奶酪通心粉。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奶酪通心粉的女性比每周吃一次通心粉和奶酪的女性吃得更少。

  而在2013年爱泼斯坦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他将31名儿童分为三组:第一组连续5天吃相同的奶酪通心粉,第二组可以选择不同品牌的通心粉和奶酪,最后一组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高热量食物,如炸鸡块和芝士汉堡。结果显示,有多种选择的孩子比只提供奶酪通心粉的孩子吃得更多。爱泼斯坦认为,这个结果和人们吃完咸食后还能再吃甜点,或者在有各种各样菜肴的自助餐中饭量突然“变大”是一样的。

  “你可以不断提供新食物,让人们一直吃,直到他们再也吃不下去为止,”爱泼斯坦说,“这就是人们总会吃到撑得不行的原因之一。”

  一些专家认为,这种对食物多样性的渴望反映了一种演化上的适应性,因为人们需要从不同的食物中获得必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和蛋白质。

  “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良好的营养组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摄食行为研究实验室主任芭芭拉·罗尔斯说:“但是现在似乎适得其反。我们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高热量食物,食物的多样性刺激了过度消费,因此可能导致更多人出现了肥胖问题。”

  当一个人吃了一块甜点后,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多巴胺。它与奖励和愉悦的感觉有关。如果吃甜点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起初在你吃完食物后释放的多巴胺,就会变成一有吃东西的念头就释放,”爱泼斯坦说。这就是一些暴饮暴食行为的原因,它会让你更有可能在大餐结束后,再去伸手拿一块馅饼。

  根据罗尔斯的说法,如果你想减少餐后垃圾食品的摄入量,有几种利用“感官特异性饱腹感”的方法。例如,你可以选择其他甜味食物,比如水果,这样你的饮食仍然保持着多样性,但饮食习惯更健康了。罗尔斯说,“你需要做的是随时准备好你喜欢的各种健康、低热量、营养丰富的食物,这样当你想吃点小零食的时候,就能有更多健康的品种可供选择。”◎Kiley Price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1/c14739-40060336.html

返回目录>>

 

今日出伏:三伏光阴过,初秋宇宙新

2023-08-20    人民网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今日,长达40天的三伏天终于谢幕,正式迎来了出伏。伏,是一年中“宜伏不宜动”的最热时日。出伏就意味着气温最高的时段逐渐过去,凉爽宜人的天气近在眼前。

季节轮转 凉意将至

三伏天的由来已久,《史记·秦纪六》中就有记载:“秦德公二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来确定的,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按阳历计算,每年的三伏大都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

经过炎热难耐“桑拿天”的三伏,出伏之后,早晚温度将逐步染上秋风的凉意,带来一份爽朗的舒适。

从古代的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最能感受到季节轮转的诗意瞬间。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沛雨甘霖消解烈日暑气,展现了出伏后温度渐凉的闲适天气;“三伏光阴过,初秋宇宙新。一杯相马酒,千古竹林人。”三伏过去,天朗气清,宋代诗人唐庚与友人相约宴饮作诗,感受着初秋的清爽畅快;“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宋代诗人张耒的诗句同样写出了对出伏后炙热消散的不尽喜悦。

余热仍存 防燥防乏

虽然告别了三伏天,但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会处在炎炎夏日当中,还要当心“秋老虎”发威。出伏后还要热多久?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趋势预测,8月底到9月上旬,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对于华北中南部和东部、黄淮以及南方大部来说,处暑节气期间仍然处在夏季,暑热仍在。尤其是江南、华南等地,真正的凉爽还未开启,有时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还经常会有高温出没。

三伏的传统养生智慧,承载着从古至今人们对健康的珍视。出伏后,余热未褪,昼夜温差将变大,燥气渐盛,要小心“秋燥”“秋乏”伤身。

应对“秋燥”,饮食上应少贪凉,宜多食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萝卜、蜂蜜等,多喝水,多吃果蔬,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想要驱除“秋乏”,要确保充足的睡眠,顺应节气变化,早睡早起,调节心情,养足精神。同时,初秋也是户外锻炼的好时节,可以选择平缓轻松的运动,如散步、爬山等,强身健体。

出伏,既预示着夏天即将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夏将尽,秋风起,新气象,新希望,让我们一起迎接初秋的到来。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0/c14739-40059999.html

返回目录>>

 

日本政界人士:日首相未就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做出足够努力取得各方理解

2023-08-21    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共同社当地时间20日报道,日本立宪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当天在宫城县仙台市的一场记者会上表示,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没有做出足够努力取得有关各方的理解。

冈田克也还表示,对于此前作出的“在得不到各相关方理解的情况下不会开始排海”的承诺,岸田文雄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这只会增加民众的不信任感。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EDCj4uoChw

返回目录>>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已有76人出现症状

2023-08-21    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819日,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发布消息表示,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有76人出现症状。

据介绍,自当地时间18日晚间开始,大量当地居民因为身体不适前往就医。根据初步调查,这些居民都食用了快餐店提供的土耳其卷饼,这些食品受到了沙门氏菌污染且被运送至了市内多家快餐店。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EDCsqAyfkH

返回目录>>

 

英媒:英国“恶魔护士”谋杀婴儿罪名成立

2023-08-21    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818日报道,一名曾写下“我是恶魔”的英国护士18日被判有罪,罪名是在英格兰一家医院的新生儿病房先后谋杀了7名新生儿,并试图谋杀另外6名婴儿。

报道称,今年33岁的露西·莱特比因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在切斯特伯爵夫人医院谋杀了5名男婴和2名女婴而被判有罪。

英国曼彻斯特刑事法院经过10个月的审理后,做出了这一判决。

据报道,公诉人在庭审中对陪审团说,莱特比通过对婴儿受害者注射胰岛素、空气或强行喂奶而致其死亡,有时甚至多次下手殴打。

英国警方在莱特比被捕后搜查其住所时发现一张手写纸条上写道:“我是故意杀死他们的,因为我不配照顾他们。”她写道:“我是一个可怕的恶魔。我是恶魔,是我干的。”

莱特比将于21日被判刑。她将面临漫长的刑期,而且可能是罕见的终身监禁。

据报道,从20151月开始的18个月里,切斯特伯爵夫人医院收治早产儿或患病婴儿的病房中发生了多起不明原因的死亡和病情突然恶化的事件,引起了高级医生的担忧,莱特比的罪行随之逐渐曝光。由于医生找不到医学原因,因而报送警方。检察官尼克·约翰逊说,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后,曾参与照护这些婴儿的莱特比被锁定为嫌疑人。

报道称,莱特比发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描绘了一个快乐、爱笑女人忙碌的社交生活。其中一张照片显示她正抱着一个婴儿。但是,在过去几个月常常令人毛骨悚然的举证过程中,审理人员确认了她是一个冷血的杀手。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EDCpFbTUto

返回目录>>

 

有些蔬菜一洗就掉色? 别担心,也许是宝贵的花青素

2023-08-20    北京青年报

 

你是不是发现,有时候洗深紫色果蔬时,水也会变成深紫色?有传言称某些蔬菜水果被染色,一洗就掉色——别担心,这不是染色,而是花青素在作怪,它可是非常宝贵的营养素。

什么是花青素?

花青素,又称花色素、花色苷,属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中。花青素是由法国波尔多大学博士生Jack1947年在花生仁的包衣中首次发现,其在植物中的含量随品种、季节、气候、成熟度等不同有很大差别。

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顾名思义水溶性色素就是能溶解于水的呈色物质的总称。所以,洗菜水变色也就不足为怪了。

花青素的四大健康好处

花青素不但能吃,而且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对于花青素的深入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对人体的健康功效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清除自由基

花青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该类物质通过酚羟基与自由基分子反应生成较稳定的半醌式自由基,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从而减少并清除自由基。

2.促进、激活抗氧化酶

花青素对体内各种抗氧化酶具有促进和激活作用,如:生物组织中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能清除组织中的活性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机体的伤害。

3.抗肿瘤作用

花青素主要通过调节相关酶的活性抑制癌变发生。具体来说,花青素通过抑制分裂素蛋白致活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转移和生长。

4.抗炎、抑菌作用

花青素因具有抑菌作用,从而对病原感染的炎症有抑制作用。炎症反应俗称发炎,指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引发的生理反应,表现为红肿、发热、疼痛等。

此外,花青素还有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保护视力以及保护肝脏等功效。

哪些食物中富含花青素?

花青素在食物中分布广泛,如紫薯、葡萄、血橙、甘蓝、蓝莓、樱桃、红莓、草莓、桑葚、山楂等植物的组织中均有一定含量,其中有六种对食品较为重要,分别为:

天竺葵色素(深红色)、矢车菊色素(艳红色)、飞燕草色素(蓝紫色)、芍药色素(玫瑰红)、牵牛花色素(紫色)及锦葵色素(淡紫色)。

谣言止于智者,花青素不但无害,反而对人体大有好处。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0/c14739-40059975.html

返回目录>>

 

豆浆、豆奶、豆汁有什么区别? 能替代牛奶吗?

2023-08-20    北京青年报

 

    科学饮食是食物之间的互补和总体平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中明确指出,食物应该多样,每人每天平均需要奶及奶制品300-500g,大豆及坚果类25-35g

    豆浆、豆奶、豆汁,制作原料都有大豆,从字面意思看,似乎没有太大区别,但其实它们的原料不同、制法不同、外观不同、味道不同、食品分类不同、保质期也不同。

    豆浆中的低聚糖促进肠道有益菌群

    但不能代替牛奶来喂养婴儿

    豆浆在我国各个地区都盛行,地域特色不明显,选用的原料是大豆,是豆子经过磨碎、过滤、煮沸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不含任何添加成分。

    豆浆机盛行的今天,豆浆的制法也越来越简单,直接将干大豆和水一起放入豆浆机,开启榨浆模式,不用半个小时,就能制作好豆浆,简单过滤下即可食用。

    豆浆的味道能被大多数人接受,是一股浓郁的豆香味,细品之下有微微的颗粒感。根据放的调料不同,有咸豆浆和甜豆浆之分。豆浆的颜色由大豆颜色决定,有白色的,也有黑色的,质地较稀。

    豆浆制作选用的原料单一,属于食品,保质期很短,一般只有24小时。

    豆浆中含有低聚糖,可调节肠道有益菌群、促进肠道功能的有益因子,但食用量过多容易腹胀或排气。豆浆中钙、磷和乳糖含量低,不能代替牛奶来喂养婴儿。伤寒病、急性胰腺炎、痛风和苯丙酮酸尿症等疾病患者,应限制饮用豆浆。

    豆奶添加了辅料属饮料类

    纯正的豆奶比豆浆更有营养

    豆奶是豆子经过精磨,然后添加辅料、牛奶、砂糖、植物油等工序后制作而成的,一般为乳白色。豆奶除了含有豆浆的营养成分之外,还有牛奶和其他物质的营养元素,纯正的豆奶比豆浆更有营养一些。

    从口感上,豆奶口感较细腻,可以添加各种果汁,味道变化多样,属于饮料,保质期通常有半年以上。

    豆汁经过发酵处理

    保质期只有24小时

    豆汁,是老北京独有的传统特色小吃,一度是宫廷的饮料。选用的原料是绿豆,经过烫豆、磨豆、淀粉分离、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豆汁进行过发酵处理,颜色偏灰绿色,为明显的稀浆状,静置后出现上清下浊的轻微“分层”。味道很特别,酸甜中带股轻微的臭味,有点苦,如果不习惯,会吃出一股泔水味。

    豆汁原材料很单一,保质期很短,一般只有24小时。

    早餐的两大招牌豆浆与牛奶

    营养成分有什么不同?

    牛奶和豆浆虽然都含有优质蛋白质,但所含蛋白质的来源不同;牛奶钙含量高,豆浆中有丰富的钾镁;牛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豆浆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K较多;豆浆中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可减少更年期妇女钙流失,牛奶中含有促进钙吸收的乳糖和维生素D

    牛奶含有乳糖,豆浆含有低聚糖。乳糖可以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但乳糖不耐受者容易腹胀、腹痛、腹泻。

    如果条件许可,每天最好既喝牛奶又喝豆浆。这样两类食物可取长补短,在营养上起到互补作用,更有利于健康。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0/c14739-40059976.html

返回目录>>

 

便秘?如厕费力?多吃这些就对了

2023-08-20    北京青年报

 

说到便秘,大多数人耳边最先响起的建议往往是:“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于是,很多朋友特别认真地啃玉米,喝小米粥,嚼红薯,吃香蕉、黄瓜、西红柿……结果,要说一点儿帮助没有吧,有点冤枉了大家的努力,但程度却有限。视厕所如战场、长期遭受便秘困扰的朋友们,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能有些许的帮助。

在说到具体食物之前,首先需要明白一点:均衡一日三餐及饮食结构,是一切的基础。无论你是排不出便便来,还是能排出但便便太干硬,动不动就跳过某顿饭不吃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除非是因为太胖而被营养科医生或营养师要求你轻断食。

均衡饮食,不可忽略早餐

不吃早餐,错过最佳排便时机

早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吃东西能够触发胃结肠反射。这个反射会增加结肠(也就是大肠)的运动,想象一下仓库发了一大堆货,快递员不得不开工的场景……

同时,我们从躺着到下床站立的过程,发生了一个从仰卧位向直立位的体位转变。别小看了这个转变过程,它会诱发直结肠反射。这个直结肠反射跟胃结肠反射会产生一个协同效应,导致高振幅结肠蠕动波的传播,形成排便刺激——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如厕冲动。

但是,如果你因为赶着上班,或不吃早饭,或因为化妆、吼娃上学之类的事情,刻意推迟蹲厕所的时间,身体原始的对排便刺激的感知能力就会被动减弱,让本来可以一泻千里的快乐被抹杀。

喝够水是排便通畅的基本保障

否则膳食纤维吃够也不一定管用

先科普一个重要知识:正常的大便约含74%的水、硬硬的大便含<72%的水、软软的大便含≥76%的水。也就是说,含水量只需要相差2%,就能决定你在厕所努力2分钟还是20分钟……

长期遭受便秘困扰的朋友们,多喝水是你们首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业,每天8杯水(1500-2000毫升液体)是便便通畅的基本保障。否则,就算膳食纤维摄入充足,也不能充分发挥纤维的通便效果。

水对通便的帮助是多方面的:水本身以及水里的离子及无机盐,如镁离子、钙离子、硫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它们在胃肠道中经过一系列转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一部分可以从肠壁吸收水分,帮助便便充盈水分并软化;一部分可能会刺激结肠反射;还有一部分可能具有益生元作用……

吃对、吃够膳食纤维

口感粗糙不等于“高纤维”

对于蹲坑费力、排便疼痛、便便干结等原因不能每天排便的朋友们,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确实可以有效减轻你们的痛苦。

很多朋友误以为“难咀嚼”=“高纤维”,但这其实是个误解,典型例子是芹菜,导致芹菜难吃的并非膳食纤维,而是它作为植物的构造上的“维管束”。而膳食纤维,其实是“肉眼不可见的”,就好比蛋白质一样,虽然是构成肉蛋奶的主要营养素,但只有我们的肠道知道它长成什么样儿。如果还不明白,看看下面膳食纤维的定义就知道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0年对膳食纤维的定义:共性特点是指10个和10个以上聚合度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且该物质不能被人体小肠内的酶水解,并对人体有健康效益。

膳食纤维是一个大家族,根据溶解度(可溶于水的程度)、黏度(流动阻力程度)、发酵能力(在结肠内被肠道细菌利用发酵的能力),这个家族又被分成很细化的六类,这里咱们就不一一详说了,但它们帮助人们愉快如厕的功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在结肠内被细菌部分或全部发酵,通过增加菌群数量来增加粪便重量,留住水分、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气体,让便便更松软更容易排出——这个功能主要由可能被适度发酵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来完成,比如果胶、菊粉等;

2.通过刺激肠道黏膜来增加水分和黏液分泌,从而促进便便在肠道内的运输——这个功能主要由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来完成,比如颗粒大而粗的麦麸。

但要提示大家,无论是加热还是粉碎,加工不会破坏膳食纤维;但相比于煮熟的蔬菜,生食蔬菜或者蒸的蔬菜,对松软便便更有帮助。因为不论是热炒还是烤制,都会改变蔬菜里的某些有益成分(例如维生素、多酚),从而减弱它们与纤维的协同作用。

这些通便“特效食物”

被研究证实能够有效帮助排便

食物在便秘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与膳食纤维有关,还与其他成分(比如多酚、山梨醇等)的协同作用相关。所以,你会发现:尽管你刻意多吃了些玉米、小米、芹菜等你认为够“粗糙”的食物,对于改善便秘的效果依旧不那么让人满意。

研究证实,能够更有效帮助我们松软便便的食物包括了下面这些,快拿出小本本重点记录吧!

水果组:猕猴桃(尤其是金果)、李子、西梅、百香果、梨、苹果

蔬菜组:菠菜、绿豆、茄子、茴香、洋蓟、西兰花、花椰菜、苦瓜、其他豆科植物

其他:亚麻籽、发酵酸牛乳、木耳、麸皮

膳食纤维不是摄入越多越好

反而有可能腹胀、肠胃胀气

正如开篇所说,医生们都会建议便秘病人“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多少算“充足”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14岁以下儿童按照10/1000大卡能量计算。

成年人这个需求量,通过每天不少于500克蔬菜水果,以及全天谷物中不少于1/3是全谷类,一般是可以达标的。不过,大多数人的摄入量都不足,平均只达到了推荐量的一半左右。

上述被研究证实格外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会因人而异,且不意味着就要吃很多很多。毕竟,我们的胃口有限,且我们需要均衡的、多样化的食物结构来满足身体的多种代谢需求。不能为了软化便便就顾此失彼,也不意味着膳食纤维摄入量越多越好。当膳食纤维摄入量>50/天,反而有可能制造腹胀、肠胃胀气等麻烦。

对于神经肌肉失调、运动障碍综合症、慢性阿片类药物使用和盆底功能紊乱的患者,大量增加了膳食纤维摄入量却没有喝够液体时,容易有梗阻和排便障碍,要特别注意!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食用四到五份水果和/或蔬菜(差不多500克以上),并选择富含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全谷物(建议全谷物至少占一天谷物摄入量的1/3)。

不过,无论通过天然食物还是膳食纤维补充剂来调整便便,都请“缓慢渐进”,以避免/减少不良反应,如腹胀、肠胃胀气和肠痉挛等。

不要盲目相信“特效药”或“特效茶”

症状严重者建议及时去消化科就诊

虽说饮食对便秘会有改善,但如果症状严重,还请及时就诊消化内科,以确定没有其他诱因;

便秘腹泻交替的朋友,请暂时不要考虑上述建议,还是先去消化内科就诊更对路;

进食上文提到的食物后肠胀气或腹痛明显的朋友,请先停止“试验”,及时就诊消化内科(不排除接下来还会要求你们随诊临床营养科);产后女性的便秘,不排除与脊椎或骨盆的生理曲度有关,建议同时就诊康复医学专科;

社交媒体及网络自媒体平台上的各种“偏方”乃至所谓的“特效药”或“特效茶”,请勿盲信盲入,避免对消化道产生严重的甚至难以逆转的伤害!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0/c14739-40059978.html

返回目录>>

 

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老有所养”上持续用力

2023-08-21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有哪些探索实践?如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高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用力,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加快形成。

  ——养老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

  走进福建省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金山养老院的手工坊,84岁的洪爷爷同伙伴们围坐在一起,正在学习用纱绢制作丝网花。看着绢花一点点成形,老人们的脸上绽开笑容。“我在这里住了六七年,生活很充实。”洪爷爷笑着说。

  “每位老人都有健康档案,根据不同身体状况制定康养计划。”金山养老院院长郭金英介绍,老人们大多有基础性疾病,院内设有150张护理型床位,配备多名专业护理人员,并与三甲医院紧密合作,老人们一旦身体不适,10分钟左右就能转运就医。“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对养老院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让老人们居住得更舒心。”郭金英说。

  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李志宏表示,机构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壮大,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公办养老机构保基本功能进一步增强。

  ——着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梅爷爷,水温合适吗?要是烫您就跟我说。”前不久,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普亲春风老年养护中心,工作人员谢虹小心地帮梅家梅老人用艾叶洗脚。老人靠着椅背,连连说好。

  作为全国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南昌市已建立近百个这样的普惠养老服务点。“我们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推广多种普惠养老服务,让老人们用得起、用得好、就近用。”南昌市民政局局长戴闽表示,今年将继续完善普惠养老服务网络,在全市新增10家普惠型社区嵌入式养老院、150个老年人助餐点和1000张家庭养老床位。

  近年来,我国着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各地建设改造社区养老、助餐等服务设施约3.6万个,受到老年人普遍欢迎。

  ——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

  “汪叔,我又来看您啦。”湖南省澧县涔南镇双铺村,69岁的孤寡老人汪学清家里热闹起来。结对帮扶的镇政府干部徐国祥拎着水果,来到汪学清家,一进门就撸起袖子擦窗扫地。“现在我每个月都有农村低保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政府还帮我把家里的危房也修好了,这样的日子真暖心。”汪学清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高。截至2022年底,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综合补贴分别惠及3330.2万、546.1万、97.1万、67.2万名老年人。全国1395万名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368万名特困老年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做到“应养尽养”;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1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1万个,床位822.3万张。这些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养老保障持续强化,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发展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退休职工周安有件高兴事:“每月领取养老金4340元,比去年又多了点!”

  近年来,我国老龄政策日益完善,老年人多元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5亿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基本养老金连年上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

  “养老金不仅涨了,认证也更方便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居民刘伟平说,以往每年都要前往服务窗口或使用手机完成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现在有关部门比照大数据就能自动完成认证。

  今年,我国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专家表示,我国连续多年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更好满足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建设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主的养老“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去年11月正式启动,截至525日,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达3743.51万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一年多来,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增厚了养老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49个城市,截至2022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亿,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年人均支出1.4万元……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大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将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养老选择,也进一步强化了养老保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表示。

  实现多措并举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保障。

  老有所养,不仅需要物质保障,也离不开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举措支持养老领域人才培养。北京提出“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的养老人才职业教育培养新模式;江苏打造一批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形成示范激励效应;河南将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辅助器具用品制造等专业纳入职业教育扶持专业范围;不少地方举办护理技能竞赛,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护理人员。

  “小刘照顾得周到、专业,待我跟自家人一样亲。”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失能老人韩奶奶在护工刘乐的照顾下,身体逐渐好转。

  护理人员专业、用心,才能换来老人暖心。“近些年,老年服务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成了‘香饽饽’,往往被养老行业企业抢订。”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专家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要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共建共享、多元参与,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综合施策补齐短板,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家门口的社区食堂饭菜很可口,价格也不贵。70岁以上的居民还可以电话或微信订餐,工作人员免费送餐到家。”午饭时分,家住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光园社区的史兴荣和几位老姐妹结伴走进社区食堂用餐。

  “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很贴心,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难题,还有日间照料、居家保洁等服务。”史兴荣笑着说。针对老年居民的实际需求,峰峰矿区近年来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社区服务设施,整合医疗机构、志愿者组织等社会资源,努力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江西省上栗县赤山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党员志愿者正和专业人员一起,为老人们提供照护服务。为破解农村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的养老难题,上栗县通过推行“党建+互助养老”模式,建成116个村(社区)居家养老中心、3个嵌入式养老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帮助他们安享晚年。

  专家表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既要坚持兜好底线,广泛普惠,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也要改革创新,扩大供给,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加快适老化改造,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

  “适老化改造,让我的生活变得方便多了。”福建省厦门市神山三航小区,72岁的居民黄美英幸福感满满。家住4楼的黄美英,上下楼梯,累了能放下转角处的折叠椅歇息;走进家门,老旧裸露的电线重新布设覆盖,再也不用担心被绊倒;马桶旁边安装上了扶手,床边则安装了自动感应灯。

  据统计,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更好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在居家养老方面不断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持续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环境安全水平,有利促进健康老龄化发展。

  强化政策支持,更好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

  更好发展养老服务,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

  “租金减免、运营补贴、水电气热优惠、增值税加计抵减,一系列利好政策让养老社区经营负担减轻不少,我们能更安心、专注地做好服务能力建设。”大家保险旗下的北京友谊城心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优化审批流程、优先用地供应、加大财政扶持、推出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为养老机构发展建设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瞩望未来,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更美的“夕阳红”画卷正徐徐铺展。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821/c14739-40060255.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  

     编排:聂孝汉

     审校:张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